很少預估未來指數,今年試試湊熱鬧,玩玩這個傳統的投資界遊戲。
執筆時,去年恒指波幅為21,182至25,318,比前年的19,814至23,822,低位及高位分別上升約7%及6%。其實,自2012年開始,高低位已不斷上升,於利好因素帶動下,今年此趨勢有機會持續,波幅預期可提升至22,300至26,500,高位樂觀可見27,000。今年恒指若上升,應受中資金融股帶動。
若預期中資金融股利好,何不直接看國企指數?執筆時,去年國指波幅為9,203至11,873,比前年的8,871至12,215,低位上升4%、高位暫下跌3%,算是原地踏步。
恒指去年曾升破2010年底至2011年初形成的「蟹貨區」22,600至25,000,並在此徘徊。國指那段時間是在12,000至14,200之間,去年高位在11,873,假設今年主要波幅上移至此區間,高位可上升20%。
中資金融股利好
預期中資金融股利好, 一是內銀股估值連跌數年後, 今年有機會因中央致力增加資金流動及減低借貸成本,壞帳風險因而減低, 此板塊將被市場提高估值。另外,中央活化A 股作為企業融資有效渠道,尤其最近接二連三的政策集中在這個方面,亦是利好因素。中央進行改革及打擊貪污期間,需要維持經濟增長,政府投資會持續,若配合股市的良好氣氛,應可事半功倍。若認同此觀點,又認識大陸股市及其運作生態,不怕高風險,可投資A股ETF,或透過「滬港通」直接投資中國A股。
個別板塊各自精彩
個別板塊,則各自各精彩。看去年港股,一年已嫌長,炒作主題周期很短,回顧去年初,不少分析還追捧濠賭股及科網股,鮮有提及中資金融股,甚至去年最終大升的港交所(388)亦難見到推介。此外,去年初差不多所有分析看淡香港樓市,到年中仍不見分析預視油價大跌,結果全部都錯。
資金流動也較難捉摸,大部分分析在年底看好環保股及醫藥股業績未見走樣,卻因資金需要而被無情套利。現在預期哪板塊今年能笑到最後,難度極高,甚至有點不切實際。好像有市場評論叫大家投資中國基建股,或許數月後已不合時宜,所以現時投資還是摸著石頭過河,應保持轉身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