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中學生研究 DNA 納米科技

    kaWing
    kaWing
    從事科技教育報導逾十年,見證香港電子學習及STEM的興起和轉變。

    不少人認為 DNA 、 AI 等艱深難懂,其實很多科學及知識,就如 STEM ,只要有興趣及教得有法,可說並不困難。有學校於因緣際會下,以納米科研探索 DNA 引領學生尋找自學之道,發展時間僅兩年,已在國際賽中獲得佳績。

    早前出席公眾場合,注意到聖公會李炳中學有一群學生,在生物科技研究領域,分別於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羅氏少年科學家獎及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 iGEM )均取得佳績。因此吸引了筆者注意,遂向該校發出採訪邀請。

    盒子驗測流感 DNA

    以下先由學生們講解一下研究方向,他們經由老師及舊生所組成的課外活動小組創發社帶領,學習 DNA 納米科技相關知識,並學習應用進而設計出產品。他們以近期的得獎作品講解示範,由於留意到早前爆發 H3N2 流感,因此設計出運用以盒子方式作驗測 DNA 之用,此方法能以較簡單快速低成本方式取得成果,當中優點之一是只要找出其他流感病毒 DNA ,就可用相同設計解決問題,利用盒子設計的理念也適用於大腸桿菌等病毒驗測。

    (左至右)聖公會李炳中學四位學生張舒恒、張文軒、鄭樂星和鍾百圖因應個人興趣,自行參與 DNA 納米研究科研課外活動。
    (左至右)聖公會李炳中學四位學生張舒恒、張文軒、鄭樂星和鍾百圖因應個人興趣,自行參與 DNA 納米研究科研課外活動。

    至於為何在課業以外,仍會自願參加此項課外活動,鍾百圖同學指出日常課堂十分沉悶,但此活動內容就新奇有趣;加上參賽後,會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儀器,他們自言覺得變得與眾不同。其他三位同學也有類似的見解,鄭樂星補充她本身比較喜歡數理,尤其喜歡挑戰艱深的東西,越不懂就會越想學。張文軒進一步說明,小學時對科學已感興趣,可惜當時沒有參賽機會,於中學得知有此機會遂自行參加。張舒恒指出和三位同學一樣,本身對科學有興趣,能學到與眾不同知識,但歷經比賽後,讓他有更大改變,由不善表達與人交流,現今善於表達,也增加自信。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