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玩具價值往往觀念不高,有得「玩」最重要! |
早前訪問了《愛在當下》主角兼社工黃鎮昌,他為大家講解了很多「在一起」的重要概念。不過,身邊仍有很多父母表示不喜戶外,若是居家型的父母,又有甚麼親子玩樂主意?今期為大家介紹另一種有趣的親子任務。
記得小時候,因家裡有從事貨物轉運,因此每月總有大中型的紙皮箱,最愛和弟弟為紙皮加工,製作成各類型的交通工具,然後或在家中賽車、或降落飛機等,幾個紙皮箱就夠我們玩上數天。然而,最有趣的是這些不值錢的玩具及回憶,比起Game Boy更令筆者印象深刻。
現在物資豐富了,紙皮好像只是「收賣品」,相信大多數的家庭都會買玩具,然而小孩難免愛貪新忘舊,玩具很快就變成一堆堆的垃圾。另外,現在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多,可謂各有各忙。近年網上流行親子動手做紙皮玩具的意念,如此一來,既可實踐環保精神,親子有趣味性的共同目標在一起。以下筆者就採訪了「心.啟.晴專業輔導學院」的心理治療師李偉堂(Ernest),邀請他向大家講解,親子齊來動手做玩具的優點,並會提醒父母應注意的事項。
| |
心理治療師李偉堂(Ernest)和大家解構,親子齊動手做玩具能帶來親密的家庭感。 | 簡單的家庭用品可隨手用來製作玩具。 |
心理治療師講解
親子動手做玩具意義
Ernest表示親子動手做紙皮玩具,此類型活動的意念十分好。主要原因是親子一起活動更能表達父母對兒女的心意,雖然普通的玩具同樣可表達心情,但選擇玩具時間較短,接觸和溝通就較簡單。此外,若父母若一起「動手做」玩具,過程必定需要構思,這樣接觸的時間就會增多,例如製作停車場,父母可能要先留意孩子有多少車輛、哪類型的車輛、車輛的大小,這些看似簡單的接觸,但正代表了孩子的生活習慣。
Ernest進一步解釋,孩子在玩甚麼、學甚麼,對甚麼有興趣,多少會從玩具裡表達出來。另一方面,孩子對父母的活動,多半十分感興趣和關注。製作的過程中,讓孩子有神秘的感覺,孩子越是期待,就更容易於過程和獲得結果時有額外的滿足和關懷感覺。情況就像成人於新餐廳等待用餐時,愈期待的食物往往可添加更多感覺。
現時香港父母時間有限,過往的家庭,多半有其中一個家長可在家。此外,現在的家長就算是陪伴子女,往往都要兼顧其他事情,Ernest建議陪伴孩子要有「量」外,更要注意「質」。例如每天專心和他們聊天十分鐘,比陪伴他們整天但在工作更好。標準之一是父母不會有內疚之心。另外,孩子多半欠缺時間和空間觀念,每天能陪伴在側就能形成養育概念,被愛感覺也會從中產生。
紙皮箱曾是筆者的兒時玩具。 | 同一樣的廚房家庭玩具,可以買回來,但若能一起做,單是回憶已是無價。 |
平等經歷意義非凡
另外,Ernest指出現時流行的親子動手活動,雖然是父母與子女一起參與,例如泥膠、積木的組合或製作,但對父母來說,簡易玩具很容易就可掌握過程,換句說話,對父母來說只是小任務小工程,但對孩子來說,已是大任務大工程。
紙皮創作玩具的不同之處是大家都在設計任務中冒險,父母大多沒有製作成品的概念或經歷,這樣親子間都站在相同的起點,簡單如裁紙板,父母也要認真思考紙板大小和工具呎吋。當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站在一起,雙方攜手製作,結伴的感覺自然意義非凡,往往比傳統的帶領更為親密。過程中,再沒有教導、指導,對彼此來說都是大任務大工程時,就會產生全新的親密感。
由於從設計至製作需時,與畫畫不一樣,畫畫大多是1、2小時就可完成。若是製作紙品玩具,估計要數天甚至數星期,親子共同經歷時間自然會較多,期間搭建的共同回憶無法購買,Ernest甚至指出,相信當要棄置玩具時,或許雙方都會有不捨。
明天會介紹數個製作玩具的網站,和由Ernest續講解親子動手做玩具時要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