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見緩和,無論是香港或全球,在家授課勢必延續,家長及教師能如何掌握學生在家學習的成效將漸受大眾關注。有學校在短短兩月內作出調整,並找到策略,而且方法簡單。說到尾重點是拋開舊觀念,並且善用科技,加上運用漸進式學習理念,為疫情下學生的學習帶來新契機,今期由該校校長講解當中要點。
學生從小學到中學的身心發展差異很大,亦因此有關學生需面對的一切,如學習及考試等教育方式,也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理念及想法,中學尤其需注重學生的意願,小學需要的引領會較多。繼上期邀請中學校長詳談中學生的考試及學習心得後,今次邀請的是天主教領島學校(以下簡稱領島)校長李安迪,看看如何於短期善用科技,推動漸進式學習,以實踐下一波教改需進行的教學方式。
李校長談及推動「漸進式學習」的教育理念緣起,他指出新學年已推動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疫情期間需特別關注師生的身心,加上因應天主教學校有彰顯公義的教義,因此盡力改變每個細節以加強幫助學生,將是置力的工作。
運用科技 突破傳統課堂框架
他認為經由軟件是可快速實現教學改變配合疫情所需,李校長指出該校就以 Teams 取代 Zoom,免費之餘也更適合師生使用。由開學至今,全校已全面於教學及行政上,即上課、分發及收集功課,以至通告派發等上使用。他歸功於學校團隊善於快速應對,也願意放下舊有觀念,順應時勢配合校情,但最重要是當中帶來的轉變。教師因應此改變了課堂裡的傳統習慣,當中最重要是接納課堂內能隨時讓校內管理層入課室觀課。李校長笑言,過往很多教師對此會有排斥,但他向教師們解說要面對新轉變需要有很多客觀及專業意見,校內同事一齊上課就能做到回饋及交流,如此更能及時的改進,最終發展出良性的快速互動和改變。
與觀課相似,因應疫情,與學生有關的改變是運用科技進行評估。過往學校會為學生進行兩次至三次的考試,李校長說這是類似身體檢查,他比喻年檢雖好,但若果能每日每月做檢查效果必然更佳。目前領島課堂是每節 25 分鐘,並需符合兩項要求,就是清楚說明該項目標及進行評估,至於教學可任由教師設計。
每日進行評估
當每天課堂會進行評估時,無形中正實踐了進展性評估,也可以說是每天課堂考試,但教師能以科學的方式,每日理解學生的狀況,亦因此可運用下午按需要補課,從而達成教學優化。李校長對此也作補充,很多人會誤以為面授課才是最佳課堂,按現時狀況而言,面授不一定會效果最佳,他認為面授課應留給線上課無法滿足的功能,如對話等,相信長遠來說也達至新一代教育改革的目標。
為了達成評估,可運用軟件配合。李校長表示用教育局的 SAMS 系統是方法之一;其次,他特別提及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由於計劃理念是建立數據分析系統,提升以評估作為學習的評估素養,加上該計劃平台免費,而且有各科資料,可以有效協助各科做科學化的評估。
無紙化行政實踐
除了上述在教學上的改變外,無紙化實踐也是當中的收獲。李校長表示,學校教師因應數碼化的轉變,從下而上提出無紙化評估。他也藉此推廣簡化行政系統,最明顯的改善是全校很多文件處理在速度上有所提升,不用等待文件來回送遞,而且每人均能看見管理層意見,無形中有更多專業交流,讓學校整體有更多與時並進的實踐。
發展特色樓層
最後,李校長亦正籌備逐步改善硬件,他表示領島是何文田區的「火柴盒」校舍,空間和資源有先天限制。故此現時計劃為每一樓層重新發展,而第六層已進行明確調整,更新了禮堂音響及屏幕,能達致有小型演唱會的效果,還有一間房間改作增添至少六組鏡頭方便拍攝。兩者的目的是讓學生有更多的多媒體創作及表演空間,長遠期望日後該校編排「長小息」時,每層樓各自有特色,能任由學生按興趣發揮個人優點。
整體而言,領島的硬件規劃雖及不上千禧後的校舍,但教學團隊在教育上的改變做到與時並進,期待有更多學校能實踐類似的教育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