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發展已有數年,有學校以編程方式當作學科般發展,但亦有學校以多角度的生活化方式令學生產生科學與認知的聯繫感,以孕育學生製作產品的 STEM 能力。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下稱靚中)屬於後者,由最初的直升機、吊臂手、水族箱等結合電子控制,每年都不斷深化,令學生的設計能力再上一層樓。
靚中早前邀請筆者到該校採訪,今年新增多個項目,當中以設計 STEM 產品示範的生活運用課室,從而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設計最吸引。其實類似的 STEM 課室有多次參觀經驗,各校各有特色,靚中的特色是成立之初就考慮要給學生足夠的啟發點及更多自由度創作,並加入安全考慮。
STEM 生活室
靚中 STEM 教育統籌主任兼設計與科技科科主任劉偉成明確指出,學校經歷數年的發展,初中已有全面的 STEM 課程培訓,亦與鄰近的中、小學和幼稚園等有不同程度的聯繫,各項發展均穩定持續進行。經由學校團隊商討,今年發展方向是為優秀學生提供更多 STEM 自主空間,因此該校設置「 STEM 學生資源中心」(又稱 STEM Cafe ),該課室的特點在於利用多樣化的實物以引起學生設計 STEM 作品的聯想。
為了方便學生設計, 房間正常供電是 220V , 考慮學生需有安全的設計環境,因此房間內的插頭個別會使用變壓器轉成 5V-12V ,學生就可使用符合安全的電壓自行設計產品。其中一個示範是牆上的智能電燈裝置,該裝置能供應正常照明燈飾電量,但限制用5V 供電,並可用智能電話控制,正是一個 STEM 產品設計例子。除此之外,還有聲控裝置、咖啡枱等飲食空間,期望此自主自在的空間能給予有志於此的優異學生發展所長。
空間預留作多種發展用途, 每個角落都是一個 STEM 主題,例如課室裡
最搶眼的大型木枱也是校內團隊自製。
多項主題深化
單純的 STEM 教室不足以培育學生,教師團隊爭取多項資源,以多元化的事物來啟發學生各類型的興趣。
親手做有感科學體驗
另一位STEM 教育統籌主任兼綜合科學科科主任陳瑋麟,因應STEM 與學生設計多項計劃,過往曾製作有海水調節器、空氣監測器等,今年新增木工設備,他計劃與學生製作更多與生活有感的科學題材,其中一項是喇叭製作。
數碼媒體創作室
鑑於新生代均對影像感興趣,該校將於新學年加入數碼媒體創作室,日後學生可在此空間自行錄製及編輯影片。事實上,日後該校大量教材相信也有機會在此孕育。
致力發展AI 數據處理
還有,該校以 Google AIY KIT 結合 TensorFLowAI Framework 開發了一個猜包剪揼的遊戲,已與學生拍攝三萬張照片以作數據處理,從而學習機械學習原理。目前此機械 既可讓學生理解人工智能、程式設計等元素,稍後也會與學生研習不同軟件持續學習。
植物中醫園
該校另一項發展是增設中醫藥草種植園,由於學校是仁濟醫院辦學團體,而團體內有中醫一環,一方面會用靚中 Marker 的科技設置自動監測溫度和灌水等裝置,栽種植物及學習相關知識,也可讓 學生研習中醫植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