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的抗疫限聚措施不斷延長,完全改變香港人的飲食習慣,更多在家煮食、更多外賣,塑膠包裝、外賣飯盒餐具的問題讓人擔心,過去為環保所出的力前功盡廢。
綠惜地球去年 9 月做過簡單的即棄塑膠餐具調查,了解過 50 間食肆使用即棄塑膠餐具的情況,發現外賣量較疫情之前增加約五成,繼而推算 2020 年即棄塑膠餐具棄置量約 150 億件。數量之多令人吃驚,故促請各界多做宣傳,呼籲市民自備餐盒及乾淨回收。
本地研發有出路
不論是否有疫情,發展綠色包裝都是全球持續發展的趨勢。香港開始有企業引入綠色包裝,如金源米業為旗下的「金象米」採用符合歐盟包裝條例標準「環保米袋」,米袋可於棄置後自然分解,減少塑膠廢物對環境的禍害。
有傳統企業的支持,香港發展及研發綠色包裝技術相信定有出路。例如本地初創公司 Distinctive Action 研發的水溶性可降解包裝袋 Invisible Bag ,由人工合成塑膠( PVA )、植物澱粉、甘油及水製成,以 80 度以上熱水就能溶解,目前已有多個本地品牌採用。據了解,這種 PVA 物料多用於藥丸膠囊,質地如塑膠實質並非膠料,溶解後不會產生塑膠微粒。
另一間環保材料科技寰科創新( Ecoinno )專注研發代替即棄塑膠包裝環保物料。該公司採用天然植物纖維,配合一項專利技術加工製成。據該公司的資料指出,產品既能抵受極高及極低溫,放入冰箱或焗爐加熱亦可,最重要是在自然環境下約花 75 日便可靠生物完全分解,因此可製成咖啡膠囊、餐具等,減少消耗塑膠。
企業及初創若能多從環保角度出發,發展綠色科技,對整個社會及地球都有好處。特區政府亦設有兩億港元的「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推動減碳技術和綠色科技的研發及應用,加速香港低碳轉型和加強環保。既然大勢在前,也有資助,希望有更多企業投入綠色科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