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的學生多是從學校接授知識,處於User的學習角色。然而身處現今多元變化的社會,需要培養孩子們創造的能力,讓他們變身為Maker。今期由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師生分享,運用STEM教育範疇,通過動手做的過程,認識生涯規劃路向。
STEM融合學科
STEM教育(英文字母撮寫自四個範疇:科學、科技、工程、數學)裡有三個科目,以往已是中小學的常規學科,如M是數學,學生主要的學習科目。S是科學科,小學裡大多設有自然及科學科,中學是生物、化學和物理等。T即科技技術,小學及初中的電腦科,中學的資訊科技科,還有遊戲設計和網頁設計等。依此可見,只有E的元素於中小學較缺乏。目前正覺中學的設計與科技科及資訊通技科正加入相關元素,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工程類別,如電子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等。
正覺中學的馮幼暉副校長向大家介紹,該校近日成立MAKER LAB,目的就是進一步協助學生將紙上談兵的設計,落實成科技成品。MARKER LAB內會提供多項工具和方法,以擴闊學生的設計經歷,並從而培養出創新思維,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上,MARKER LAB是改良由開校至今的金工和木工工具室,加入合時宜的科技器材,如立體打印機、立體掃描器、METAS創作空間等予學生使用。
正覺中學的馮幼暉副校長向大家介紹,MAKER LAB旨在培養學生從設計走至實踐。 | MAKER LAB是正覺中學讓學生實踐STEM的全新空間,內有立體打印、METAS創作實驗空間和鐳射切割室等。 |
提倡培養專業能力
另一方面, 學校方面也致力學生的生涯規劃發展,學習專業軟件之餘, 提倡考取相關認證,如Solid Work及Maya,藉此深化他們的學習成果。除了培訓外,校長鼓勵學生們參加各類型的科技比賽,而通過校際比賽,學生既有機會擴闊視野,也有更多設計的經歷。最後正覺中學也希望將科技推廣至社區,透過與小學合作比賽,或舉辦攤位遊戲,讓該校學生有機會傳承知識。
通過比賽激發學習興趣
至於課程如何真正銜接STEM和生涯規畫的部分,正覺中學設計與科技科吳澤文老師向大家分享。他指出受學制,課程所限,學生真正設計及實踐時間不多,以初中為例十日課裡面僅有四節課,而高中課程能參與實作的機會也不多。正覺中學設有創新科技學會,該學會率領學生參加各類型的科學比賽,一方面可豐富實戰經歷和拓闊視野,另一方面由於學生大多會追求完美或勝利,比賽能有效激發他們不服輸的奮鬥心,提升其解難能力。過往就曾帶隊參加不同類型的比賽,如水力發電、飛機製作等。
兩位該校畢業的學生,當日就描述STEM學習為他們帶來的改變。黃嘉誠目前就讀IVE的電機工程高級文憑,過往就讀正覺中學時,就因參加科技比賽而對工程產生興趣,例如曾以100支木棍參加築橋比賽,當中學習到物理和土木知識。他表示中學期選修科目雖然只是生物和化學,幸好通過比賽,將所學的科學理論變作實踐,也成為目前進修的選擇。
由創校至今已取得逾80項科技比賽獎項。 | 正覺中學有學生已取得專業認證。 |
另一位已畢業的學生黃家榮目前就讀IVE的土木工程高級文憑,於中學期間選修物理,他認為科學當中很多連繫,例如設計太陽能車,必需從實踐中通過測試,才可真正掌握太陽、太陽能板和摩打的正確關係,從而調整設計嬴得比賽,並從而找到有興趣的生涯路途。
跨科融合生涯規劃
最後,吳老師補充目前該校每級每科會加入生涯規劃元素,目的正是期望藉此提醒學生學習與日後的工作關連。例如為智能家居所編寫的程式,其實與交通燈的設計相關,又如溫室溫度控制。而他也指出設計與科技科和資訊通訊科技科會有更多的協作,這正是由於設計會涉及多元知識,如電路控制和實際應用是設計與科技科範圍,資訊通訊科技科負責程式設計的部分。明天將會有STEM的教育示範。
(由左至右)黃家榮同學、吳澤文老師和黃嘉誠同學均是正覺中學的創新科技學會成員。 | 「老鼠夾車」是黃嘉誠及黃家榮是在校參加比賽的作品,這架車會自動前後移動。 |